时间:2022-11-24 00:50:14 | 浏览:1198
因为关联交易,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近年来饱受市场争议。6月23日,又因关联交易涉嫌内幕交易,上交所向两者下发问询函,要求自查交易是否泄露内幕信息,并及时向本所提供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回复期限为2个交易日内。
自6月21日起,北方稀土股价大跌而包钢股份大涨。此外,北方稀土遭遇机构大量抛售,四家机构席位卖出共计14.82亿元,以及国泰君安证券雅安朝阳街卖出2.28亿元。次日,北方稀土主力资金净流出10.46亿元,净流出额在沪深两市中排名第2。
与此同时,市场便有北方稀土调高稀土精矿价格的传闻流出。很快,北方稀土予以否认。而相隔数小时后,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便发布相关公告,虽然数据略有偏差,但坐实调价传闻。
产品调价,对于采购方北方稀土而言是增加成本,而对销售方包钢股份是增加利润。因而,提价信息对北方稀土的股价存在负面影响。
如此,便意味着在利空公告发布前夕,北方稀土便遭大额资金通过机构席位精准“抢跑”。市场纷纷猜测,出逃的机构或提前获悉了北方稀土调价信息。
wind一季度末数据,39家基金公司旗下105只基金持股北方稀土,而较上季度减持北方稀土数量排名前十的基金,包括浦银安盛、上投摩根、中银基金、银河基金、中信保诚、金元顺安、国寿安保、景顺长城、同泰基金、易方达。
机构大手笔“抢跑”,被批“吃相难看”
自北方稀土遭机构大额度精准出逃被推上龙虎榜后,“吃相难看”成了北方稀土股吧论坛近两日的“高频词”。
当日龙虎榜数据显示,17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而机构净卖出额度居首的个股为北方稀土,净流出金额为14.81亿元。
截至6月21日收盘,北方稀土收跌8.26%,换手率为5.78%。前五大买卖营业部中有4家机构,净卖出14.81亿元,占总成交金额的18.51%。
卖出金额最大的前5名营业部,共卖出金额17.09亿元。其中,4家机构专用席位,分别卖出5.8亿元、5.57亿元、1.8亿元、1.65亿元。另外,上榜营业部即国泰君安雅安朝阳街证券营业部净卖出额度合计2.28亿元。
其中,位居“卖一”“卖二”席位的机构卖出额度均过5亿元,而拥有如此规模持股量的机构且如此卖出金额如此之大,实属罕见。
数据显示,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名营业部为沪股通专用、华泰证券营业总部(非营业场所)、国泰君安上海新闸路证券营业部、广发证券广州黄埔大道证券营业部、东方财富拉萨东环路第一证券营业部,净买入额度分别为5.75亿元、1.12亿元、7055.36万元、6982.93万元、6863.99万元。
根据wind一季度末数据显示,39家基金公司旗下105只基金,共计持股北方稀土1.52亿股,持股占流通比例为4.71%。
截至一季度末,重仓北方稀土的前十名基金为国泰基金、国投瑞银、富国基金、工银瑞信、金鹰基金、嘉实基金、前海开源、南方基金、建信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分别持有北方稀土3050.81万股、2109.25万股、1783.72万股、1162.56万股、1140.72万股、1104.75万股、727.51万股、608.81万股、484.08万股、432.21万股。
一季报持仓变动数据显示,较上季度减持北方稀土数量排名前十的基金,包括浦银安盛、上投摩根、中银基金、银河基金、中信保诚、金元顺安、国寿安保、景顺长城、同泰基金、易方达,分别减持了575.44万股、195.26万股、86.72万股、66.81万股、64.33万股、61.93万股、50.00万股、45.37万股、44.03万股、43.04万股。
另有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10家基金公司共计12只基金持有包钢股份3.17亿股。
上述10家基金公司中,有7家增持了包钢股份。数据显示,一季度增持数量超过1000万股的基金公司包括了前海开源、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增持数量分别为4205.77万股、1498.81万股、1383.49万股至4205.77万股、1510.29万股、5780.87万股。
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富国基金、易方达则在一季度分别增持包钢股份749.57万股、226.49万股、218.83万股、114.24万股至6211.39万股、2535.92万股、745.29万股、778.67万股。
另外,格林基金、诺安基金、安信基金经过一季度减持后不再持仓包钢股份。
稀土精矿调价涉嫌内幕交易
6月21日起,在经营层面并无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北方稀土股价连续两日下挫12.15%,并遭遇机构无情抛售。而作为关联交易的另一方,包钢股份却连续两日大涨16.67%。
市场曾有传言指出,包钢股份拟对北方稀土出售的稀土精矿提价至4万元/吨,涨幅约49%。对此传言,北方稀土方面表示否认“网传涨价消息不准确,公司内部也在核实。如果核实确认,会发公告。
而距离否认仅隔几小时后,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便于6月22日盘后发布公告称,将重新签署《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拟自今年7月1日起,双方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39189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783.78元/吨(干量),稀土精矿2022年交易总量不超过23万吨(干量,REO=50%)。本次交易价格上调后,较年初水平上升46%。
综上,虽然涨价幅度、定价与市场流传数据略存偏差,但坐实了涨价的消息。
伴随着调价公告落地,双方股价的“两极”异动以及北方稀土遭遇机构出逃似乎有了来自基本面的“合理解释”。而引发市场极大关注的是,出逃机构成功抢跑的操作有无内幕交易之嫌?
6月23日,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便相继收到上交所下发的问询函。
对于此次交易,上交所要求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结合相关稀土产品市场行情、合同具体约定等,说明本次上调销售价格的主要依据及合理性;结合双方定价机制,补充说明本次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性。另外,上交所要求包钢股份和北方稀土核实并披露双方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上调的依据及合理性,以及核查本次交易是否泄露内幕信息,并及时向本所提供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回复期限为2个交易日内。
每日经济新闻也发文指出严查北方稀土、包钢股份调价信息是否提前泄露的3大论据:
一是公告披露前,成交金额突然异动和分时图近乎一致的股价反应。
二是公告披露前,两只个股的大量“融资客”(融券客)突然猛上杠杆。
三是6月22日白天的网络传言为提价至4万元/吨,与公告内容高度一致。
双方还有关联交易,或涉嫌利益输送
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控股股东均为包钢集团,二者为关联企业。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双方多年的稀土精矿采购日常关联交易的交易公允性饱受市场质疑。
华安证券研报统计,自2017年到2022年1月份,双方稀土供应价格共进行过4次调价。算上此次价格调整,包钢股份对北方稀土所供应的稀土对应价格,已经作了5次上调。
今年1月8日,北方稀土公告与包钢股份续签《稀土精矿供应合同》,稀土精矿价格拟自1月1日起调整为不含税2.69万元/吨,2022年交易总量不超过23万吨,全年交易总金额预计不超过70亿元(含税)。
相较于2021年双方稀土精矿的交易价格1.63万元/吨,2022年的交易价格涨幅超过65%。而这般高的上涨幅度是否合理、公允以及双方如何确定交易价格,颇受外界质疑。
采购稀土精矿之外,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的关联交易还表现在二级市场上。
相关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1日,北方稀土斥资近8亿元在二级市场共买入包钢股份2.63亿股,占包钢股份股票总数的0.58%。
值得注意的是,包钢股份2019年、2020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而到了2021年三季度,其净利润有所回升。
基于北方稀土先买入包钢股份的股份,又大幅上涨稀土精矿的采购价格,市场便有观点指出,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的关联交易或许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有观点指出,大资金借助“信息优势”往往能占据先机在股市中获得超额收益,但所谓“信息优势”也应有边界,不可跨越法律红线、损害“三公”原则、挑战监管的“零容忍”态度。
对于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而言,原材料提价信息对股价有重大负面影响,在信息形成并依法公开披露前应属内幕信息。而若存在与该内幕信息高度吻合的证券交易行为,交易者与内幕信息知情人存在联络接触且不能作出合理说明的,即构成“传递型内幕交易”。
根据新证券法,对内幕交易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相较2014版证券法,新证券法对内幕交易的罚款上限已由违法所得的五倍升至十倍。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明确,内幕交易“违法所得”是指通过内幕交易行为所获利益或者避免的损失,且“违法所得”数额在75万元以上的,即应被认定为刑法所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若此次北方稀土遭遇的机构大笔卖出最终被确定为内幕交易,机构背后资金依法应按“避免损失金额”的一到十倍处以罚款。
本文源自财联社
6月22日盘中,包钢股份(600010)上摸涨停,封单逾300万手。市场消息称,包钢股份拟对北方稀土(600111)出售的稀土精矿提价至4万元/吨,较前期涨幅约49%。对此,北方稀土回应中证报记者称,网传涨价消息不准确,公司内部也在核实。如
格隆汇10月20日丨北方稀土(600111.SH)公布,为满足公司稀土功能材料研究方向产业应用示范项目对中试场地的需求,丰富和拓展技术创新链,进一步提升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研发高端新产品,同时配套国家新材料创新基地建设,增强实验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3月25日讯,有投资者向北方稀土(600111)提问, 董秘,您好!请问北方稀土2020年三季报中,92亿库存中,重稀土库存大概有多少?重稀土现在是否有在销售,还是留着等国家收储?目前重稀土各产品北方稀土每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亚前海证券 李子卓)1.公司:全球轻稀土龙头,业绩高速增长1.1.深耕稀土行业,造就全球稀土龙头 深耕行业造就全球最大轻稀土集团。公司主营轻稀土产品,坚持“做精做优稀土原料,做强做大稀土功能材料,做专做特终端应用产品
10月4日,位于临淄区金山镇的淄博包钢灵芝稀土转型升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对设备进行紧张的安装调试。 微信公众号@淄博发布 图10月24日晚间,中国最大的稀土供应商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方稀土”,600111)公告披
一直比较好奇同样都是稀土,为啥中国稀土最近的涨势比北方稀土猛,所以简单的了解了一下,随便和大家分享一下。北方稀土公司掌握的全部是中国的轻稀土,中国稀土集团掌握全世界的离子型重稀土,为中国独有。对世界的军工产生重要影响永磁体,生产要素重稀土。
今天一起来看看北方稀土和五矿稀土,一起来看看他们从17年到20年的财务报表情况(单位:亿)……北方稀土: 生产经营稀土原料产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及部分稀土终端应用产品。五矿稀土: 从事稀土氧化物生产、稀土技术研发及咨询服务等。1、应收账款占
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张海妮从稀土精矿交易拟提价的信息首次披露,到公司股价下落近一个月,北方稀土(SH600111,股价31.27元,市值1136.06亿元)与包钢股份(SH600010,股价2.13元,市值970.96亿元)关于稀土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 李斌)北方稀土:深耕稀土行业,全球轻稀土龙头 包钢集团控股下的全球轻稀土龙头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前身是包钢8861稀土实验厂,始建于1961年。1997年9月由包钢(集团)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马宇薇12月19日晚间,北方稀土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与中国稀土各自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理念,双方拟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发挥各自资源、资本及平台优势合作整合,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战略合作框
——原标题:干货!2021年中国稀土产业龙头企业对比:北方稀土VS广东稀土 谁更胜一筹?中国作为稀土主要的资源供应国,也是主要的稀土生产国,在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持续改革。北方稀土VS广东稀土,谁更胜一筹?稀土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
金融界消息,11月1日上午,稀土概念股走强,截至发稿,中国稀土涨停,北方稀土涨超7%,盛和资源、广晟有色涨超5%。本文源自金融界
1月22日下午,北方稀土(600111)与甘肃省国资委在甘肃兰州签署战略重组协议,随着重组协议、股权转让等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北方稀土正式完成对甘肃稀土的重组,成为甘肃稀土第一大股东和控股股东,实现对北方轻稀土产业的大一统。回溯公告,这笔并购
新京报快讯(记者 赵毅波)继六大稀土集团组建之后,稀土业的整合潮目前仍在持续。7月26日,国内最大稀土企业北方稀土发布公告称,拟斥资13亿元收购甘肃稀土49.35%股权,为其控股股东及第一大股东,实现合并报表。据官网介绍,北方稀土始建于19
记者 | 徐宁编辑 | 今年三季度,国内稀土企业业绩出现分化。截至10月31日,国内五家主要稀土上市企业公布三季报。其中,北方稀土(600111.SH)实现净利润15.04亿元,同比增长35.13%,盈利能力最强。安信证券研报称,北方稀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