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00:29:45 | 浏览:863
(一)主要业务
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轻稀土产品供应商,是我国稀土行业六大稀土集团之一。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稀土原料产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及部分稀土终端应用产品。其中,稀土原料产品包括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是下游稀土功能材料及新材料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主要生产原料;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包括稀土磁性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主要用于生产制造所属产业领域内的应用产品,如磁体、抛光材料(液)、镍氢电池、荧光粉、催化剂等;稀土终端应用产品包括镍氢动力电池、稀土永磁磁共振仪、稀土永磁电机。
(二)经营模式
公司依靠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所掌控的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优势,采购其控股子公司包钢股份生产的稀土精矿,在国家稀土生产总量控制计划的指导下,委托公司控股、参股公司将稀土精矿加工为混合碳酸稀土,再由公司直属、控股、参股公司将混合碳酸稀土分离为单一或混合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产品。公司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以上稀土冶炼分离产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资源优势
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拥有内蒙古地区稀土产品专营权。控股股东以公司为平台发展稀土产业,开发利用稀土资源,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上市公司的产业发展优势,奠定了公司发展基础。控股股东下属子公司包钢股份排他性地向公司供应稀土精矿,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了原料保障。近年来,在国家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计划指标分配中,公司获得的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标分配量分别占据年度指标总量的 50%左右,持续稳定的指标获得量巩固增强着公司资源优势和产业竞争力,凸显了公司行业地位。
2、全产业链与规模优势
公司是我国最早建立并发展壮大的国有控股稀土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发展成为集稀土冶炼分离、功能材料、应用产品、科研和贸易一体化的集团化上市公司,形成以稀土资源为基础、冶炼分离为核心、新材料领域建设为重点、终端应用为拓展方向的产业结构,并依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稀土
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构筑了行业领先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公司拥有下属分工明确、各具优势和特色的直属、控股、参股企业 48 家,资产规模和产业版图逐步优化稳固,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企业集团和稀土产业基地,是我国六大稀土集团之一。
3、科研与技术优势
公司下属的稀土研究院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专业科研院所,该院及依托该院组建的各类国家、自治区级重点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在国内外稀土基础前沿领域、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检测分析、情报收集与应用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和协同科研竞争力。
4、政策和区位优势
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对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公司作为稀土行业龙头企业,在贯彻执行国家总量控制计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环保治理与绿色低碳发展、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备受国家关注和扶持。公司住所地包头市依托白云鄂博丰富的矿产资源,区内稀土产业链企业集聚,围绕产业布局衔接配套,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自治区及包头市围绕稀土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陆续出台,稀土新材料及下游应用企业数量显著增多,产值规模日渐提升,产业配套衔接日趋紧密,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地域环境和外部发展条件,区位优势明显。
(四)业绩和未来展望
1、 北方稀土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00亿元-50.61亿元,同比增长488.58%-507.79%。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7.07亿元-48.67亿元,同比增长484.16%-504.02%。全年业绩大涨,得益于稀土产品量价齐升。工信部及自然资源部共同下发的2021年两批稀土开采指标中,北方稀土总共获得开采指标为10.035万吨,占据国内总指标的59.73%。公司获得的指标同比增加2.68万吨,增幅为36.4%。从价格来看,2021年国内氧化镨钕均价达到59.09万元/吨,同比高出90.64%。单四季度净利润预计为49.00-50.61亿元,环比增幅预计为57.28%-71.74%。四季度利润大幅上升,主要因为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四季度氧化镨钕价格为75.93万元/吨,环比高出28.50%。
2、 2022年第一批稀土控制指标下达北方稀土揽获多数增量1月28日两部委下发的2022 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控制指标为10.08万吨,同比2021年第一批增量为1.68万吨,增幅为20%。其中北方稀土集团获得指标为6.021万吨,增量为1.608万吨,揽获开采指标的多数增量。且北方稀土集团开采控制指标占比达到59.73%,处于领先地位。
3、与包钢股份稀土精矿供应合同敲定。整体成本可控1月公司宣布与关联方包钢股份签订《稀土精矿供应合同》,稀土精矿价格拟自2022 年 1 月 1 日起调整为不含税 26,887.20 元/吨(干量,REO=51%),REO 每增减 1%,不含税价格增减 527.20 元/吨(干量)。相比于2021年16,269 元/吨(干量,REO=51%),今年交易精矿价格整体略有上涨,预计导致公司成本提升65%。但是精矿价格仍远低于市价,且精矿价格涨幅不及稀土氧化物价格涨幅,公司单吨产品盈利仍有望保持高位。
4、碳中和背景下,稀土价值有望重构
碳中和大背景下,风电,电动车及永磁工业电机带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需求快速增长。而供应方面国内政策严控增量,继成立六大稀土集团以后,国内再成立稀土巨头-中国稀土集团,供应集中度再提升。作为我国战略资源,稀土开采供应保持刚性,稀土资源价值凸显。公司把握开采及分离指标,将在稀土价值重构期获益。
北方稀土作为绝对的稀土龙头,拥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和实力背景,有足够深的护城河,在整个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稀土的价值毋庸置疑,稀土材料供应链需求快速增长,公司的成长性不容小视。股价在经历了去年的三倍行情之后,进入了一个大的三角整荡区间,缺口越来越窄。等待市场后续,在合理的价格持有。
自打俄乌冲突开始,最大的获益者是谁?不用说,肯定是老美了。今年第二、三季度,是老美能源业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半年,6个月狂赚2000多亿美元。看到老美挣这么多钱,身为最大的冤大头——欧洲人也开始反思了。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女士近日就说了:欧洲不能再
财联社11月22日讯(记者 汪斌)Q3业绩不及同行、公司增收不增利、股价跌跌不休,引发了投资者对大地熊(688077.SH)Q4业绩的担忧。在今日举行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大地熊管理层表示,公司业绩环比下降、毛利率下滑、股价下跌
尽管国外少数科学家早就进行过稀土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但工作始终停留在实验室里。基于我国拥有得天独厚储量居世界第一的稀土资源,从70年代开始,我国科技工作者全面系统地开展了稀土直接应用于农业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创出我国独具特色的稀土农
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11月22日,稀土价格指数报274.1,与前一日持平。
港股稀土永磁板块走高,五矿资源涨近5%,中国稀土(000831)、江西铜业(600362)股份等跟涨。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信证券 刘孟峦 焦方冉)公司概况产品门类齐全的铜加工龙头企业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铜加工行业,历经36年发展,公司现已成为集再生铜冶炼、铜加工、铜深加工于一体的企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China Rare Earth Group Co., Ltd)成立于2021年12月23日 ,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在稀土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建设者克服冬季施工困难,各项工程均按计划稳步推进,干劲十足。已投产项目、各企业科学把控生产节奏,统筹调配各项资源,强化控制,不断掀起生产热潮。近年来,稀土高新区抢抓国家、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221-对手越来越多了作者:斯文的樊学长校稿:朝乾 / 编辑:金枪鱼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在中美关系转冷的背景下,两方都不缺少负面解读这一事实的人,反映出两国互信程度之低。中文互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在途中多次强调:外国的月亮未必比国内圆。并且在谈到我国资源优势时,自豪地说:中东有石油,我们中国有稀土。无独有偶,在多年后,美国为了阻止中国的发展,发动贸易战,给中国施压,并利用封锁芯片技术等手段意欲给我国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