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22:53:31 | 浏览:8363
文 | 杨万里
大象罕见起舞,市场为之震惊。
6月15日,京东方盘中涨停,距离上一次封板已经时隔三年又三个多月。截至收盘,该公司涨幅收窄至8.94%,股价为4.02元,总市值为1546亿元。
在尺度股东群,有投资者戏称,“等得花儿都快谢了,难得吃肉啊”。
还有投资者表示,“截至一季度末,京东方共有164.6万户股东,堪称A股散户之王。所以,该公司股价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市场关注”。
若将时间再推前,京东方自2021年4月26日涨至7.34元后,便进入了深度回调通道。当前股价与高点相比,跌幅约为45.23%。如果有股民在去年4月份买入,现在基本处于被套状态。
京东方股价走弱背后,与面板行业景气度下降有关。
华经产业研究院发文分析称,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全球LCD TV面板价格持续下行。另据
omdia数据披露,22年3月32、43、50、55、65英寸LCDTV面板价格较去年7月份高点跌幅均超过40%。
受面板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京东方实现归属净利润43.89亿,同比下降16.57%。
我们关注到,面板的主要下游应用行业是电视,占主要需求比例超过60%。
由于电视需求低迷,目前已出现面板厂调低产能(6月全球面板平均产能利用率下探80%)、终端大厂削减采购量(三星电子缩减30-40%液晶电视面板)等现象,这也是造成京东方等面板概念股股价持续走弱的原因之一。
历史上,京东方股价多次上演过山车行情,直接原因与其业绩变动有关,深层次原因与面板行业周期波动有关。
京东方的“特殊”在于,它肩负着中国面板企业追赶海外国家的责任。因此,该公司在二级市场多次受到“关照”。不完全数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该公司累计收到政府补助超百亿;从上市以来,该公司累计募资超过千亿。
通过大量砸钱、烧钱,京东方等国内面板企业凭借规模、低成本等优势崛起,打破了日韩面板企业的垄断地位。2021年,京东方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面积位居全球第一,市占率超过25%。
目前,韩国厂商已经选择退出LCD市场,并转战OLED市场。
据UBI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0年三星、LG、京东方OLED面板出货量位居前三,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8.2%、21%、5.7%。从数据可见,京东方在OLED领域与韩企有较大差距。
进入2021年后,随着折叠屏手机产品被市场接受,带动了柔性OLED发展。券商研报显示,去年,京东方柔性AMOLED出货量近6000万片,全球市占率约17%,排名全球第二。
京东方目前是国内LCD行业龙头,能否在OLED继续创造辉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
从科技产业角度看,京东方是国产替代的典型代表;从投资角度看,因面板行业周期特征,持有京东方股票的股民或许能感受到什么叫做五味杂陈。
京东方后市表现如何,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应用创新层面,京东方不止于智能手机、PC等个人终端以及家用显示终端,已经全面布局了车空间,将智能座舱作为了柔性OLED的新价值场景,在汽车仪表、中控总成、抬头显示、后视镜等车载显示细分领域,已推出柔性AMOLED、柔性多联屏、曲面显示、全贴合显示、超大尺寸显示等极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全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品牌,从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向用户靠拢。
格隆汇8月19日丨京东方精电(00710.HK)发布公告,2022年8月19日,根据于2013年6月3日获采纳购股权计划,行使授出的购股权而配发及发行1.5万股股份。本文源自格隆汇。
9月16日消息,据韩媒TheElec报道,苹果已经向京东方提供了有条件批准,后者有望为iPhone13生产OLED面板。苹果这几年,一直有意扶持京东方,以此来牵制另外两家屏幕供应商,即韩企三星显示和LGDisplay,以此来压低他们的供货价格。
而一旦断供属实的话,京东方肯定是不可能按时交付苹果订单的,都知道库克对于供应链中的企业都非常苛刻,如果真的已经签下了合同,届时还不能按时交货,肯定是要赔付巨额损失的。很有可能之前在iPhone13的交付屏幕上,京东方并没有达到相应的需求,擅自更改了面板的设计,最终被苹果单方面要求停止生产,当然对于这样的消息,也并未得到官方的最终证实,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能知道个大概了。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格隆汇3月9日丨京东方A(000725.SZ)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94.42亿元,同比增长61.89%;营业利润为345.80亿元,同比增长472.09%;利润总额为346.56亿元,同比增长468.7
作者:肖俊清来源:股市动态分析笔者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写过多篇关于看多面板双雄的分析,本文是在重温巴菲特部分理念和阅读段永平问答录后,第一次直面曾经避而不谈,关于面板企业商业模式上所存在的固有问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笔者依旧看好未来3到4年